教师节表彰

孟局长调研

县政协督导调研

忻州北高速宁武站爱心捐赠

国培(2020)-忻师院赴西马坊完小“一对一”帮扶

2023集体照

清明演讲

忻州北高速宁武站爱心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二)

“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二)

2021年05月19日 09:56:20 访问量:162

“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二)

 

 

目录

 

“四史”学习不能简单断代..............................

围绕立德树人              加强“四史”教育..........................

什么是“四史”?为什么要学“四史”?.................

学好“四史”,需要坚持怎样的“大历史观”?...........

学习“四史”与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

党员干部如何学“四史”?关键要做到“四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38

把中国制度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44

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51

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历程........................... 61

新中国70年教育事业的辉煌历程....................... 75

 

 

 

 

 

“四史”学习不能简单断代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 500 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

第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首要的是学习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

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 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 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

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 年党的创建、1935 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等等。

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 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 WTO,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特色、各有“知识点”, 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

这种关联可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动 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包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 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 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

以 1949 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走向多种形态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明白我

们是谁以及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第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就构成了“一部一部”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在 人类从民族史进入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 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基础 上曲折前进的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地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一个“高标准”。其“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史”中也有经验和教训。苏联在建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比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这一体制没有随着时代和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无法进行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

国家解体。

中国共产党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 前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

“四史”学习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就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就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必将有助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

第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 精神建设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我们的一种独特政治优势。

特别是,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孕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谱系,必须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如果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历史精神就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 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第四,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高要求。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

历史是连续的,不能简单地断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打通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通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

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会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要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 或歪曲党的历史、新中国史、人民军队史的言行。

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

历史是相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当前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 自我封闭必然落后。同时,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 还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 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

 

 

 

 

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四史”教育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 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 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讲,加强高校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新时代高校 “四史”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理论创新的养料, 并把总结党的历史、用党史教育全党作为统一思想、端正党风、 继承传统、开拓前进的重要一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作为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重要源头,陕北公学自创办初就开设了“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毛泽东曾 10 多次到陕北公学亲自授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革命问题。由此开始,党史教育贯穿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学教育也形成了重视党的历史学习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从党和国家的历史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念,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为“四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提供了遵循。

“四史”教学,不是一般的历史教学,而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高校在开展“四史”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把握其政治性,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抵御外来侵 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概言之,即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反映我

们党的政治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政治选择历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四史”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四史”教育的方向如果发生偏差,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这方面,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把好“四史”教学的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同心力。反之,一个国家如果出现对自身历史的认同危机,就会动摇整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自身安全就无法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就无法巩固。从目前全国的教学情况看,在把握“四史”教学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方面,一些高校还存在着模糊认识,容易受到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譬如,国内外有人肆意断章取义、捕风捉影,其拼凑起来的“研究”严重偏离历史原貌,已非史之实,乃至无史可谈;还有人故意歪曲史实,甚至杜撰“历史”,在个别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上大肆散布和传播旨在抹黑、歪曲和诋毁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言论,对部分青年学生产生误导和消极影响。有鉴于此,正本清源、加强“四史”教育,高校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否则,非但许多历史的原貌搞不清楚,还将影响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和高校思想稳定。

二、把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带来价值认同的最大化。这种认同是指青年学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和情感归属,会带来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因此,共同的历史观可以被视为一种软权力资源或具有整合作用的“社会水泥”,旨在用来塑造社会的“普遍共识”,赢得大众的积极赞同。对于高校教育而言,通过有效传授、传播正确的历史观点,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弘扬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国家治理的认同,这正是高校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前,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情国情社情都发生巨大变化,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是“90 后”“00 后”,他们深受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思维更活跃,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显著增强,生活上去中心化、碎片化明显。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仍然处于价值观成型的阶段,缺乏对各种思潮的辨别能力,容易在生活学习的压力下、互相激荡的多元化社会中迷失自我。与此同时, 一些“四史”的不良解读和错误认知不时沉渣泛起。特别是那些自称“价值中立”的民间研究者的解读更具误导性,有人甚至试图用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来夺取历史解释权;一些青年学生受错误思想影响,不愿认同主流的历史观点,深怕被

贴上标签;还有一些大学生在认识上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和“四史”完全割裂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四史”教育的弱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巨大的意识形态“真空”。 因此,大力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四史”教育,已成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思想政治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背景下, 高校“四史”教育作为带有鲜明价值取向的“历史课”,不仅需要讲好传授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知识,更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授课形式也要从教师一言堂向问题启发式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坚持系统传授,也要善于设疑引思,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这个问的要点,不是去问“是什么”,而是要问“为什么”, 让学生在“四史”的学习实践中去思考和辨析,提高学习兴趣, 勇于思考知识,勤于钻研理论。

三、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着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当代青年学生正处于我们国家最好的时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现在中国发展的大势,树立自己的使命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 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因此,高校“四史”教育的一个基本教学逻辑就是从讲党的历史知识开始,从建立学生的正确历史观着眼,最后落脚到让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四史”教育虽是讲历史,却又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和当代中国政治紧密联系。它的根本任务在于服务现实,告诉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和应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故而,以史鉴今、立德树人就成了“四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方面,加强高校“四史” 教育对立德树人、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历史教育为谁服务的价值观问题。

实现和维护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立足点,“四史”教育同样以这一点立足。“四史”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导向正确”。只有方向正确了, 才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广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第二,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

“四史”涉及时间长、内容多、范围广,不仅需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还需要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有全面把握。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学生要深入历史发展过程内部去理解掌握其脉络和规律,就必须掌握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个里面,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学生才能正确地揭示本质、把握规律,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进而在现实的大风大浪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占据理论制高点,保证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国家育人育才和增强学生使命担当问题。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育人是本,因此必须将立德放在育才的首位。在大学这个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四史”教育需要把育人育德思维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为什么进行“四史”教育、做什么样的“四史”教育和如何做好“四史”教育这三个基本问题, 坚持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

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在教学中坚持把“四史”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力争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

 

什么是“四史”?为什么要学“四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 “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 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中国共产党也遭遇过历史挫折, 但都能正视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变得更加正确、更加强大,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 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

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 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 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 复兴作为己任,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革命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逐步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推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引领新中国走上了国家富

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和发展的实践史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的一次伟大革命,实 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 刻把握,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洞察,党中央做出实行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 个关键,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以经济体系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

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快速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有效抵御了“苏东剧变”对我国的负面冲击,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 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 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共 产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加强了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司法体 制综合改革,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防和军队改 革,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 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最强 大的引领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二十世 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带领 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与苏联社 会主义等进步力量一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社会主义阵 营的有生力量,是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民、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摆脱了模仿苏联模式的传统思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解体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俗。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 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 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 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在国际环境 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党员干部在系统研读“四史”材料时,要准确把握党的领导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四史” 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好“四史”,需要坚持怎样的“大历史观”?

 

在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 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把 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这里所谓“大历史观”,就是指将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或较短的 历史时期与其他历史事件或较长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坚持整 体化的历史意识,综合运用归纳和比较等手段,通过长时段、 大视角的观察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事件的真正意 义。

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也要具备这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具体来讲,就是应当把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史、改革开放 40 多年奋进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500 多年发展史,放到 180 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500 多年近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和 3000 多年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中去认识和把握。

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完成了“180 年中国人

民近代以来斗争史”由衰转盛的关键转折

2020 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0 周年,也是中国历史走入近代 180 周年。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痛苦折磨,因为落后而挨打,因为挨打又更加落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列强一次次践踏中国国土、摧残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财富。因此,也同样是从 180 年前开始,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站了出来,进行不懈奋斗。这里所说的“先进”,是相对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而言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不断涌现,但却没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人终于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之落后,不仅仅在于器物和制度,更根本的是思想。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中国终于看到了命运转折的曙光。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 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 1921 年到 1949 年,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从 1949

年到 1978 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 年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近百年的奋斗,完成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转折。

二、“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史”实现了“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追求理想社会的最高成就

最新发现的距今 5300 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河洛古国”,再次用考古证据验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与传承有绪。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凭借着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建设大好河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中国人民当然知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但我们从未放弃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我们用一代代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执着追求全面小康、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5000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伟大的飞跃。70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新中国跨越式成长,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 光明前景。我们正处于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我们的综合实力远超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即将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步迈向现代化。我们当然还要居安思危、继续奋斗,但无可否认,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取得了 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到目前为止追求理想社会的最高成就。

三、“改革开放 40 多年奋进史”创造了“500 多年近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

世界历史步入近代,是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开始的。虽 然早在 14、15 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直到 16 世纪才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之后的 500 年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共同构成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资本主义一方面在全球血腥扩张与掠夺,另一方面也确实促进了巨大的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 500 年,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 500 年。

当然,人类发展史上的这段伟大传奇绝不仅仅是资本主义 带来的,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力 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 1978 年以来,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传奇中的传奇”。我们用 40 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发展的速度还是 质量来看,这 40 多年奋进所创造的增长奇迹,即便放到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中,也堪称前所未有。

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500 多年发展史”书写了“3000 多年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最伟大的辉煌篇章

追求理想社会是全人类共有的普遍现象,只要文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就一定会产生出如何实现理想社会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思考和探索既体现于经济发展方面,也更典型地体现在政治文明方面。距今 2000 到 3000 多年前,世界各主要文明大都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开始自觉地追求善政、良政,力图从政治制度的完善入手,建立“人间天国”:在古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在中国,有周文王“制礼作乐”;在古希腊,发展出相当完善的“城邦政治”……3000 多年来,由于理想社会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歇,人类的政治文明成就也日新月异。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在追求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上最 接近成功的努力。社会主义几乎与资本主义同步诞生,1516 年英国人莫尔发表《乌托邦》,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500 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遭受过失败,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失败掩盖不了成就,历史表明,未来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必将由社会主义去书写。中 国共产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走向最终的胜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所有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在进行“四史”的学习时,需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样才能真正清楚地“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 从而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学习“四史”与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认识新的时代问题,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所谓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 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思维方式。在各种思维方法中,历史思维方法具有基础性、 综合性的特征。只有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思维,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学习“四史”,培养科学的历史认识论

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把握历 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主体力量,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论。历史 作为“前人的百科全书”,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四史”,我们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更好地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

历史事实是不容否定、歪曲的,尊重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使理论思维与客观现实达到辩证统一,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才能真正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去思考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任何不尊重客观历史真实, 肆意剪裁拼凑历史的行为,在思维方式上都陷入了唯心主义历史观,无法真正把握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也就不能将人类社会引向更为光明的未来。

学习“四史”,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论,还必须坚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四史”,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要坚决反对那些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企图否定人民主体地位、无视人民根本利益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虚无主义社会思潮。

二、学习“四史”,正确运用历史辩证法

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考察历史、评判历史。学习“四史”,需要我们学会把握历史事件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抓住历史发展的本质、必然和主流,区分历史的现象、偶然和支流,坚持历史认识的本质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两点论” 与“重点论”的统一,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学习“四史”,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就是启发人们把握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必然性维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发展事业是行得通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幸福和解放是有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真管用的。当然,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也遇到过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挑战,也犯过一些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一些人不能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陷入到历史虚无主义之中,甚至不惜歪曲、捏造历史事实,对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进行无端抹黑,对党的革命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史进行攻击,以否定历史的本质和必然趋势。“四史”的学习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廓清思想迷雾的过程,就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思想动力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学习“四史”就是要认识到二者的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其间的细节、支流无论多么富有戏剧性,也阻挡不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趋势。

三、学习“四史”,树立积极的社会实践观

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必然要求人们将“求真”与“致用” 结合起来,深植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增强历史担当,发扬奋斗精神, 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伟大贡献。

学习“四史”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树立面向当下和未来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方法论,勇于开拓、勇于担当,也勇于承认和纠正错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在内含着批判与建设两个基本方面的实践中完成的,我们要从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现实的道路和未来的方向。所以,“四史” 应当成为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今天,我们身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历史之中,更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科学分析,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 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党员干部如何学“四史”?关键要做到“四学”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历史、 总结历史,善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治国理政方略和智慧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研读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已经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

今年 1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 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的新部署,也是对传承与弘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新要求。5 月 9 日,上海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举行会议,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历史学习中的“四知”与“四不知”

长期以来,在中央的要求和指导下,全党范围内已形成了

学习研究历史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成为党员干部的新时尚,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历史博大精深,学习永无止境。从以往的学习情况来看,对标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新要求,在历史学习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需要在深化“四史”教育过程中加以克服。

一是知当下不知过往。主要表现为对最近几年、几十年的 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历史相对陌生对亲身经历过的本地区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没有经历过的、外地的、全国的历史相对陌生或比较模糊。例如,上海的党员干部对近 30 年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感同身受,但是对近代以来党在上海的战斗情况,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史就不一定很清楚。这种状况与中央深化“四史”教育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在实践上制约党员干部历史视野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主要表现为只是被动地接受历 史事实和历史结论,缺乏对历史发展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深入思 考,在学习中往往表现为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对历史发展的 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做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例如,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既不能走封闭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正确抉择理解不深不透,不善于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70年的实践中,以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论证其必然性,更不善于把这个问题放在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历程的宏大背景中,去寻找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三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 是各种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恩格斯“历 史合力论”所阐述的那样,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 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 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因此,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只有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察方能得出科学认识。面对浩如烟海的“四史”知识海洋,有的党员干部或因学习时间有限,或因学习方法不当,或因学习能力尚待提高,达不到全面、系统、完整的学习要求,学习中难免存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

四是知其表不知其里。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发展规律,为现实工作服务。以党史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党史研究就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然而在学习的实践中,存在发现不了蕴含在历史表象下的深刻道理,不善于从历史的客观事实中去挖掘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达不到学习目的的现象。

问题背后的“四化”现象

出现以上不足和学习短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学习的态度有问题,学习表面化。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石。在以往学习中,态度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满足于对相关历史一般性的了解, 以走马观花、心不在焉的态度对待学习,突出特点是对重要的史实或史学理论停留在泛泛而学、浅尝辄止和一知半解的层面; 二是学而不思,思而不深,不愿下苦功夫学,甚至是为了装点门面、装装样子而学,为了学而学,缺少学习的内生动力。

第二,学习的方法有问题,学习碎片化。其一是学习时间的碎片化。除了一部分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人员之外,大部分党员干部只能从工作之余、周末假日、出差途中、开会间隙中 “挤”出一点学习时间,无法满足历史学习对连续性、成片化的时间要求;其二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大部分党员干部因专业背景和学习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研读,学习的临时性、随意性比较突出,对相关史实的掌握没有形成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是呈现出彼此割裂、互不联系的点块状。

第三,学习的目的有问题,表现为学习庸俗化。一是学习的途径上,有些人不是通过学术讲座或学术论坛等专业渠道获取历史知识,而是偏重网络平台、街谈巷议甚至口口相传等途径;二是学习的载体上,忽略正规出版物和权威部门提供的历史读物,而是热衷地摊文学、追捧影视作品、偏好野史传奇等,

对历史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不及时,缺乏权威性。三是学习内容上,对历史的学习满足于一般性的了解,没有抓住党史、新中国史等历史的本质和发展主线。

第四,学习的方式有问题,学习形式化。深化“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常态化的学习研究,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达到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工作本领,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时常发生学习场面轰轰烈烈但缺少实质性内容,表面刻苦实则心不在焉的现象,这是形式主义在历史学习中的具体反映。

克服“四化”现象应坚持做到“四学”

避免“四史”学习中出现以上问题,可从做好“四学”抓起。

一是坚持全面地学。研读“四史”应坚持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充分激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阔视野,把 40 年的改革开放史置于新中国 70 年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学习,把70年的新中国史置于近百年党的奋斗历程中学习,把百年党史置于50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学习。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学习活动,夯实“四史”基础知识,构建逻辑严密的“四史”知识结构,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前世今生及其发展方向。只有坚持全面地学,才能在熟练把握历史的源、流与变的规律中,深入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

实践的逻辑进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的必然性。

二是坚持深入地学。深化“四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与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四史”教育是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的重要途径。因此, “四史”学习教育不能满足于对一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而是要坚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善于突破历史的表象,深入到历史事件的内核,勇于探索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解读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心路历程,总结提炼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规律。通过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理解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性和必然性,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史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在深入学习中不断锤炼历史思辨能力。

三是坚持辩证地学。党员干部研读“四史”,既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更要落实到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的实践上,只有如此,才能凸显建立“四史”教育长效机制的意义。因此,研读“四史”必须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做到博学之、审问

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真正把握“四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从而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效果。例如,只有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唯物史观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才能科学回应如何看待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关系问题,真正理解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是坚持反复地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有的知识点记不住、记不牢、记不全和记忆混淆、记忆串门,对有的历史问题理解不深刻、理解不彻底等现象。化解这些“现象”的有效方法,就是要在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指导“四史”学习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人民史观等,将“四史”学习融入现实生活中,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实现“四史”学习经常化、日常化和制度化,在反复学、反复读、反复研中,丰富对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史的知识储存,深化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重大事件的认识,科学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史的艰辛历程和发展趋势。

总之,只有坚持全面地学、深入地学、辩证地学、反复地学,建立健全“四史”教育长效机制,才能教育党员干部开拓

工作视野,增强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不忘初心使命,真正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沈传亮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上下一心,把中国从落后挨打的贫穷国家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负责任大国,把中国人民的向往从追求温饱、实现小康转变为追求更加富裕、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把从全国党员不足60人的小党弱党发展为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大党强党。共产党一路走来,历经坎坷、饱经风霜、苦难辉煌。不由得使人发问,中国共产党凭什么走得如此从容自信、如此豪迈壮阔?靠什么赢得万民归心,获得扎实执政基础?这一切的答案要到党的奋斗史、建设史中去寻找。

  不断创新指导思想,引领党和国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踏上革命征程。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中,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奋起,共产党人逐渐明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会生成巨大威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诞生了。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共产党摆脱了城市中心的苏式革命逻辑,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正是走了这条道路,共产党才打败日本侵略者击溃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为实施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准备了丰富精神食粮。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呢?邓小平鲜明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就是在“继续发展”中,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在正确思想引领下,中国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为之一新。

  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成为引领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强大精神武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作为党内“宪法”的党章,明确规定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历史上有哪个组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旨归、立党基石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敢于这么做,善于这么做,真的这么做。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看得重如泰山,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获得人民支持,赢得革命胜利,渡过建设难关,迎来改革辉煌。

  行动最有说服力。为人民服务重在行动。革命年代,对“耕者有其田”政策,共产党不仅口讲而且实作,国民党则口惠而实不至,老百姓一比较就知道谁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力量。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为实现一党专制,把民主党派视为巨大威胁,派出特务杀害民主党派负责人;共产党则广交朋友,尽最大能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不断调整,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80年代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是新时代作出“两步走”阶段性安排,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正因共产党人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让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老百姓才真心拥护共产党、支持共产党。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大合力

  共产党是一个肩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的先进政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治组织。党的事业不是一党私事,而是全体国人的事业,依赖全中国的力量。

  为推动发展党的事业,共产党人把全中国的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集合到一起。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最基本在于提出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指导方针并为之奋斗。无论是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还是建设“四个现代化”,无论是致富奔小康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些口号都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在喊出这些响亮口号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政策,把中国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汇聚起磅礴伟力。

  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产党建构起新型政党制度,搭建起团结各方力量、凝聚各方共识的平台,让中国各方面的力量都能在这一政党制度里面、在这一重要平台上发表看法、协商一致。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各方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共商国是、协商决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包括国内力量,也包括国际力量。凡是赞成中华民族复兴的、支持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共产党都积极与之合作,与之交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策略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众多的人口,有如此博大精深且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有近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长期执政,靠的是不断解放思想,靠的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和策略。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没有思想解放,“山沟里”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没有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深刻改变中国影响整个世界的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没有思想解放,就不可能告别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既要解放思想,更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更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正确的政策都来自对实践的深刻把握、对民心的深刻体悟、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正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决策。为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共产党不仅大力倡导决策前和决策中都要搞好调查研究,还通过大规模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提高党员干部科学思维能力和各方面本领。

  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持续推动从严管党治党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最大的优势。党之所以能在残酷的环境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脱颖而出,就在于一贯从严管党治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为了生存、发展、壮大,完成肩负的使命任务,共产党自成立后就严格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做到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严守纪律、保守秘密,不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并使之科学化制度化,尤其是严肃处理党内腐败分子。

党不仅有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还有善于自我革命的智慧。近百年来,党坚持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统一,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把自我革命内化为党员干部的“心学”,不断优化实现自我革命的体制机制,对腐败零容忍,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强调从严治党,达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管党治党新境界。

 

把中国制度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李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进行制度宣传教育,讲故事是个好办法。把中国制度故事讲得更加精彩,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于展示中国发展的制度表达、扩大中国制度的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阐释“中国之治”蕴含的制度密码

  巨大发展成就的背后,本质上是制度优势强、治理效能高。中国制度管不管用、有没有效,事实远胜于雄辩。中国制度成就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之治”,“中国之治”推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又使世界更多关切中国制度。如何阐释好“中国之治”蕴含的制度密码,让国内外对中国制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制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建构了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严密完整、系统集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有先进的制度基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有鲜明的制度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有科学的制度设计,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壮大、成熟定型;有开放的制度品格,坚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正因为有这样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成功制度体系,中国制度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党领导人民不仅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框架,而且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不断提高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水平。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形成覆盖各方面各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制度建设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既注重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又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放眼世界,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这正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制度绩效的有力证明。

  讲清中国制度故事的丰富内涵

  精彩的故事必须有丰富内涵,才能彰显出外在魅力。中国制度从何处来、中国制度为何管用、中国制度如何支撑“中国之治”、中国制度向何处去,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凝结成中国制度故事的丰富内涵。

  讲清中国制度的发展成就。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比较中,充分说明中国的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给自身带来了巨大发展。具体地讲,党的领导制度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制度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效率与公平统一;政治制度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文化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兴盛,社会制度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等。在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格局。同时,要深入宣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提供了更多“中国机遇”,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讲清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要讲清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最大优势,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结底都是靠党的领导,依靠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入阐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释放制度优势,进一步融通“制”与“治”,激发治理效能。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威力得以充分展现,有力证明了制度优势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制胜法宝。

  讲清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回答“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准确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擘画的未来三十年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从总体目标看,制度建设“三步走”的目标体系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步骤高度契合,在三个特殊时间节点上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勾勒了“中国之治”的美好蓝图。从重点任务看,13个“坚持和完善”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全面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要讲清道明还需付出巨大努力,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推进中国制度故事广泛传播

  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其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来推进。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加强整体谋划,形成传播合力,抓好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宣传,不断增强人们尊重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要组织加强对中国制度相关重大观点和问题的理论研究,为建构中国制度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提供学理支撑。把提升议题设置能力作为讲好故事的关键环节来抓,有效设置议题,尤其是针对国际上一些重大、热点甚至敏感问题要主动出击,把我们想说的和国际社会想听的结合起来,展示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主流,不断增强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和舆论性话语权。

  讲故事既是讲事实、讲道理,更是讲形象、讲感情。想要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创新和丰富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善于将政治语言、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国际话语无缝衔接,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特别是中国制度的政治性、理论性比较强,更需要讲究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把大主题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硬逻辑与软表达结合起来,把“说理”与“陈情”结合起来,多一些事例数据,多一些具体细节,多一些情感交流,多一些时代语言,把故事讲得“高而不冷”“曲高和众”,让听众愿意听、喜欢听。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打造让国外受众易于理解、便于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既突出中国特色又具有全球视野,让“中国味儿”表现出“国际范儿”,使中国制度故事真正走出去、走进去,跨越民族、文化和地域的距离直抵人心,赢得世界的倾听。

  推动中国制度故事传播开来,还需要拓展多样化的渠道和平台,组建国内与国外、官方与民间、网上与网下联动的传播矩阵,推动内容优势向传播优势转变。媒体是讲故事的主体,应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形成全媒体、多角度、立体化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传播新格局。发挥好各类媒体的不同作用,完善网站、“两微一端”等载体建设,重视利用国外媒体平台,加强分层设计、分众传播、互动传播。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制作更多内涵深刻、风格各异、具有时代特征的融媒体产品。善于使用多样态表达,探索运用“跨界”“混搭”等手段,使产品具有参与感、在场感,既能传得开又能叫得响,既有点击率又有点赞率,形成人人乐于转发、互动传播的生动局面,使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传播的最大增量。

 

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来源:《求是》2020/12作者:秦刚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根本性、决定性的优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迅速发展,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一、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社会才有强大定力,才能同心同德、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核心,是为人民而执政的党。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党都要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不辜负人民的信任。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党更要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利益的责任,更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在这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有的西方国家各党派争斗不止、相互推诿,导致疫情蔓延,酿成了更加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中国,因为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步调一致,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历史与现实比较而作出的政治选择,是党与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在推进社会发展或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过程中,党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都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同利益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西方国家,政党大都是某一利益集团或利益群体的代表,每一个政党的背后都有一个同进共退的利益集团;在制定政策和法律过程中,各政党作为各利益集团的代表,往往会陷入讨价还价的相互撕扯中,甚至相互攻击、相互掣肘,这不仅使一些政策和法律制定变成了交易,随时可能发生变更,还会导致社会分裂的加剧。

  在当代中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样的制度优势,可以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分散局面,减少社会内耗。面对疫情来袭,党中央迅速建立统一调动、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巨大政治能量、社会能量的政党。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这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政治力量。有众多的先进分子和社会优秀成员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内,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使这个伟大政党有着不竭的智力源泉和强大的战斗力。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每一个社区,党的基层组织都全力维护民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党员、干部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制度措施,带头服务基层民众。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使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还凝聚了人心,保持了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序。

  二、彰显整体利益置于首位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把整体利益置于社会首位,避免了个人利益至上导致的社会利益的分立分离,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冲突。在防控疫情过程中,这一制度优势明确了正确处理社会整体、群体、个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强化了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国家观念。

  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整体利益至上,这同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原则的社会制度,它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主义最初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武器,在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它便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建构的基本依据,也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个人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不仅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也很容易衍生出利己主义。在疫情肆意蔓延期间,这种个人主义导致社会成员只关注自己的所谓“权利”和“自由”,不愿受任何约束,缺乏集体意识、整体观念,许多西方国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始终把整体利益置于社会首位。坚持把国家、人民、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整体至上的中国表达。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协调群体利益、保护个体利益,不仅从根本上克服了个人利益至上导致的各种利益对立及冲突,还有利于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这样的价值取向,促使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强化,也为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治理机制奠定了道义基础和思想基础。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社会各个群体以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之所以有那么强的大局观念,能够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约束自我乃至牺牲自我,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对整体利益的维护不断强化着人们的集体意识、国家观念,并使人们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彰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获得社会尊严的同时也发挥着社会主体作用。在防控疫情过程中,这一制度优势集中体现为国家和社会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防控和战胜疫情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人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的多样性需求,不断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权和维护人的尊严的直接体现。而在有的以“人权卫士”自诩的国家,政府面对那么多生命受到病毒侵害时,却表现出迟钝、麻木,甚至是视而不见的冷漠。在中国,党和国家关注了人民的呼声、回应了人民的期盼、维护了人民的权益,自然就能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全力支持,整个社会也就能够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其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其深厚基础也在人民群众之中。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所有历史重大关头和面临重大挑战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都是依靠人民群众跨越了那些似乎难以逾越的险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面对疫情来袭,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进行防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中国之所以在比较短时间里使疫情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就是因为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凝聚人民力量,构筑起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这是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性因素。

  四、彰显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在推进社会发展或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能够有效进行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社会合力。在防控疫情过程中,正是这一制度优势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迅速动员组织起来,形成统一指挥、按需配置、协同合作的防控体系。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动员,就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多样方式引导社会成员和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形成推进社会发展或社会治理的合力。在当代中国,社会动员主要体现为党、政府、社会和公众等多个层面的协同参与。在不断总结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已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治理体系,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这一治理体系内含民主精神,在推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其中至为重要的就是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民主集中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关系国计民生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技术资源等大都由国家和集体来支配,这就为国家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资源和力量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国家和社会生机活力的根本。但只有民主而没有集中,就没有效率。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有利于统一意志、强化共识,保持政令畅通,使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也可以避免一些国家在决策过程中出现那种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这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应对突发事件、完成重大任务意义尤为重要。

  五、彰显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把国家和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有效避免了社会发展中的人治纷扰。在防控疫情过程中,这一制度优势迅速转化为规范高效的防控效能,使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准科学、更加有力有序。

  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并制定、完善和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其中就包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基础性、关键性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使国家治理体系迈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坚持依法治国,必然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各项防控工作顺利展开。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党和国家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发布的各种信息报告、推出的各种防控举措,都是于法有据、有章可循的。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有关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妥善处理防控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严重违法乱纪行为,为抗击疫情营造了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广泛进行疫情防控的法治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和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无论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此次疫情防控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无可置疑。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实践再一次证明,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所在。

 

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历程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巨大的时代变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成立之初的落后贫穷到现在新时代到来的沧桑巨变。70年在历史长河中很短,但这70年巨变的历史意义对中华民族重大非凡。70年的辉煌历史和新时代的新成就难以说尽,本文只略志一二,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伟大时刻。

 

一、七十年的奋斗历程

(一)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通过土地改革恢复农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和打击投机行为,迅速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我们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把国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各条战线取得了辉煌成绩。

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我们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就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前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比1952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2.1倍。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完成原定计划的101%,比1952年增长25%。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进。“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1956年到1966年,为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不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到1966年,全国固定资产比56年增长了3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倍,达到2327亿元,工业产品品种增加了32000种,钢品种达到900种。从65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工业布局也有了改善,内陆地区建起了规模不同的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如川黔、成昆等铁路均是这一时期修建的,全国除西藏外均有了铁路。农业方面:十年兴修了大量农田水利设施,水浇地面积增加2600多万亩,拖拉机拥有量和化肥施用量增长6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了70倍,粮食产量66年比56年增长了18%。

十年中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科技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高校培养毕业生139万,为前七年的4.9倍,科技工作人员从120万增加到230万;医学上1964年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防上1964年10月和1965年5月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原子弹爆炸试验,1966年又发射导弹核武器,既标志着我国科技水平达到了新境界,又增加了国防力量。

1966年到1978年,中国的国民经济虽起伏及不断,但经过不断的调整,经济发展总体仍向前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多大的成就。1967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科学技术领域,1970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在宇宙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作为我国能源建设中一个重要支柱的大庆油田,勇敢地克服干扰,原油产量长时期保持持续和高速的增长,到1975年已达到年产4625.9万吨,为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奠定了基础,并且取得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建设这类特大油田的丰富经验。外交上领域,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丰硕成果。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九月访华,中日双方于9月29日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时期,中国同西欧许多国家出现建交高潮,深化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

从1951年到1978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据统计,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52年的4.7倍,2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为6.2%。相比之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美国和英国,在1951-1980年间其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0%和2.3%;其农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和2.3%。两相对比,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显著,居于世界的前列地位。

(二)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从此到目前这个时期的最显著特征是改革开放。其开端是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初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四项原则的基本路线。中国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全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92年1月到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谈话,精辟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次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中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快车道。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治、社会发生了翻天复的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圳依靠沿海优势成为首批经济特区后,依靠“敢为天下先”的意识,锐意进取,率先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由30年前的小渔村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外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历尽百年沧桑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从此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了主权,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中国人民百年梦想终于成真。     

2000年1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亿万人民生活发生巨变,摆脱了贫困生活,走上了致富之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2003年春天我国遭遇一场非典型肺炎疫情重大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

2006年5月三峽大坝全线建成。建成后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5倍于葛洲坝,10倍于大亚湾核电,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水力发电的20%)。三峡工程丰功伟业,造福万民闻名世界。

     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在残奥会上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2008年9月28日,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仓,五星红旗在宇宙外空飘扬,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参观人数超过7308万人次,创下世博会150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

2012年以来,我国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2012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10余家单位联合研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400)通过验收,其最高试验检测速度达到400km/h、可在350km/h进行持续运营,总体技术指标代表世界高速检测列车最高水平。宣布钓鱼岛标准名称,并设立三沙市。神九飞天首次实现有人对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首艘航母入列,歼15成功在航母上起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上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天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神州十一号飞船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郑(州)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中国不仅是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而且高铁的安全运输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并在现场命名为“振华30号”。这艘船一单臂架12000吨的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高分”家族新丁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召开的国际国内形势、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出席大会代表情况、大会议程、大会通过的文件成果等在许多方面都有别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因具备诸多新特征新特点而显得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奠定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时期乃至更长远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的纲领的、策略的和政治的、组织的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影响、重大意义、重大价值。这次大会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正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高举了旗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略、描绘了蓝图。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超过德国、日本、美国,目前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一位。

这几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二、七十的历史启示及宝贵经验

七十年来的历史启示告诉我们,我们党之所以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中国共产党制定科学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这是因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着党的生命。所以,在革命时期,我们党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和思想发展和时代需求,先后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如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要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总之,70年前,国家贫穷落后。今天,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7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新中国70年教育事业的辉煌历程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张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49年,全国5.4亿人口约80%不识字,只有3000多万名小学在校生,100多万名中学在校生,10多万名大学在校生,大中小学在校生规模类似“倒图钉形”。世纪之交,“倒图钉形”逐渐成为“金字塔形”。在2018年近14亿人口中,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在校生,分别为10339万人、4653万人、3935万人、3833万人,已经呈现“正梯形”。同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5%,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为100.9%、88.8%、48.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这些指标已达同期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当前正在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女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与人口自然比大体相当,特殊教育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也在多样化推进。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创新等多方面贡献。

  综观7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我国已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在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发扬光大,城乡居民旺盛学习需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在于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释放出空前活力;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功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教育发展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在中国教育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篇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当天发布政府公告,确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施政方针。这一纲领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并明确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导向。同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2月23日至31日,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政策基点。

  新中国坚决摧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教育制度体系,迅速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坚决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1951年政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学龄人口、劳动人民、工农干部服务的途径,在实施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大规模扫盲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教育,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适当地位。1952年教育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进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同时新建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重视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受教育权,意味着在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后,全体公民受教育权利有了法律保障。

  1956年,以党的八大为标志,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57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转成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新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道路。

  从1961年到1963年,党中央先后颁布《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提出了大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我国开始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数十万名工农干部、劳动模范和产业工人相继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向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素质较好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新中国工业化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至1965年,全国年均扫盲600多万人,显著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水平。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之后,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同志党内外一切职务。他分管教育和科技工作,恢复高考制度,等等,调动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整个教育界和社会迎来崇尚科学、尊师重教的春天。

  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翻开新的一页。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倡导全党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教育工作重点是恢复正规学校学历教育,兴起补文化补学历热潮,加快扭转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劳动力素质偏低局面。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作为实现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重要保证,首次把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位置。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定下了重要基调。

  在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引下,1985年党中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和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与同期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相匹配,选取教育体制改革突破点,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责任交给地方,有组织有步骤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变政府对高校统得过多的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尤其是确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定位,成为1995年全国人大制定教育法的重要依据。根据党中央的部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结构布局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迈开新的步伐。同时,教育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从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教育成为除经济之外立法最多的领域。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到2000年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级目标,分区规划分步实施,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管理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权责,形成财政投入为主、分担学习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体制,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倡导社会捐集资助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探索中外合作办学。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启动实施,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和实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世纪之交前后,先后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高校扩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部门原属高校共建调整合并合作,形成地方为主管理新格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整体阐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启动实施,与科教兴国战略融为一体。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党中央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公平,重点补教育发展短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最先免收学杂费,提供免费教科书和贫困寄宿生补贴,再扩展到城镇地区,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体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和多渠道筹资制度基本建立。

  根据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决策,在相继制定科技和人才两个十年规划纲要的同时,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并就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提出重要举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部署,在坚定方向、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力促公平、加强师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迈入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文件中,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更好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教育系统党建,相继提出多方位要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貌一新。党中央将重大教育决策层级上移,从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到组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在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建一流大学学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教育事业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等方面进展显著,教育脱贫配套举措成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社会各界支持教育改革、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与学习领域出现新的气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服务业态的关系日趋密切,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亿万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历史性论断,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应地,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更加重视全面增强教育系统自身实力和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能力。

  2018年党中央召开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改革开放以来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既坚持一脉相承,又根据新时代新要求作出重要拓展,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

  遵循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按照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同期的主要发展目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并发挥统领作用。主干是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在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领域创新服务业态,平衡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多样化教育与学习服务有序健康发展格局。这将是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顶层设计方案。

  涵盖国民教育体系关键阶段,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可靠保障。围绕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等六大重点细化部署。这将是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的关键环节。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夯实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基础。通过变革教育治理方式,使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依法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这将是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支持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总体上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迈入新征程,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全体国民的谋生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特征就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下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尤其需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搭建起符合基本国情的、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相信从现在到2035年,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持续提速和规划目标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必将步入全新的境界。

 

 

编辑:王福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学习“四史”一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西马坊完全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宁武县西马坊乡细腰村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